麻油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腾岳走近科学就不是为那些看原版Di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诊疗规范 https://news.39.net/bjzkhbzy/180415/6169082.html

年4月22日,南京,市民参观南京地质博物馆。通过触摸地核模型,参观者能直观地感受地心的温度和跳动,了解神秘的地球。/视觉中国

年改版后一系列“开头悬疑,结局‘狗血’”的选题,使《走近科学》在类似“童年噩梦”的评价中蜕变为亚文化现象。但在主持人张腾岳看来,在知识获取途径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传播形式恰恰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

央视主持人张腾岳已经接受了90后、00后送给他的标签——“童年噩梦”。

偶尔,他也会半开玩笑地分辩几句:“你们传来传去的那些稀奇古怪事我大多数都认,不过‘种白萝卜,得红萝卜’‘房子到处带电’真不是我做的。”

《走近科学》是张腾岳媒体生涯的起点。作为“科教兴国”战略的产物,这档科普节目诞生于年,正值全国科学大会召开、中国科学院前院长郭沫若发表《科学的春天》演讲20周年。

9月底,《走近科学》停播。

从跟踪报道“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到推介蓖麻油催产餐,从数学家吴文俊到汉字激光照排之父王选,刚刚从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的张腾岳那时整天被中科院“大牛”和中国最新锐的科研成果包围,甚至刚刚创建北京三七二一科技有限公司的周鸿祎也在其采访对象之列。

社交平台上有关《走近科学》的讨论,则更多围绕其年改版后一系列“开头悬疑,结局‘狗血’”的选题展开——夜半萦绕在广西岑溪一幢“鬼楼”中的怪声最终被证明是由钻进化粪池的鲇鱼发出;

飞蛾之所以被某药厂的监控拍出“外星生物”般的灵异感却不为肉眼所见,是因为摄像机的快门速度被调成十二分之一秒;

随时吐血、能从身体任何部位吸出血来的“吸血怪物”,只是普通的牙龈炎患者……

而张腾岳留给普罗大众的深刻印象,是入夜时分电视机里与阴森配乐交织在一起的低沉男声。

《走近科学》由此以出人意料的方式蜕变为亚文化现象。

当网友们争相在十几年前的节目视频中翻找“最恐怖的那几集”,张腾岳本人也在一档脱口秀节目中不负众望地熟练使用被数度恶搞的“《走近科学》体”——“这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引发爆笑。

但面对“以科学之名博眼球”的批评,他曾经认认真真地同那些受过良好教育,看探索频道(Discovery)和美国《国家地理》长大的年轻人抬杠:“大哥,您一个可以看原版的,揪着《走近科学》干什么?您这不闲的。”

张腾岳以《走近科学》监制孙素萍对节目名称的诠释回应种种非议:“作为一档科普节目,我们只能力求贴近原理,却不能像科学家作报告、写论文那样完完全全进去,况且我们把最权威的成果拿出来,老百姓也不一定看得懂。”

他坦言,借助电视手段把科学问题解释清楚,本来就是个麻烦事,但在知识获取途径日益多元化的当下,传播形式恰恰是科普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下为张腾岳口述。

成功的节目必须首先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

甚至要具备矛盾和戏剧冲突

前两天去故宫,我看见一个妈妈指着东华门上形状不规则的脚钉对孩子说:“看到没有?那个是被机枪打的。”我不禁想起在宁夏沙坡头排队等乘羊皮筏子时遇到的另一个妈妈。

她问:“羊皮筏子里推的是氢气吧?就是人呼出来的那种。”大概是声音太大了,大概是当着太多人的面,孩子爸爸看上去明显有些生气和窘迫:“人呼出来的是氢气,那羊皮筏子还不得飞上天去吗?记着,里面是二氧化碳!”

这两段生活中再常见不过的经历纠正了一个相当普遍的误解,即你烂熟于心的常识可能是其他人所不知道的。

所以我们做《走近科学》的时候,给自己定了个“雅俗共赏”的目标,说直白点,要让老百姓记住,咱有病了不能自己瞎吃药,一旦手上划了个大口子、烫了个大水泡,得正确处理,不能撒一把香灰、抹点儿酱油或肥皂了事。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不“高大上”?但电视节目不是现在的视频,它有严格的播出时长控制,要求你在30—40分钟里把复杂的科学道理讲得简单、清楚,还要让观众爱看,这就是个难题了。

因为从根本上而言,大众传播的受众特点就决定了很多议题不能通过这个途径流行。

与网民的印象恰恰相反,《走近科学》做过很多重大选题,比如我们可能是中国第一支深入探秘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媒体团队,也曾经派出两个导演跟随中国探险队登上南极冰盖之巅(Dome-A)。

雅鲁藏布江。/wikipedia

就我本人而言,因为做《恐龙大调查》,把中国但凡有恐龙的地方都跑过了,和你们现在都很喜欢的网红“嘤嘤怪”、古生物学者邢立达早就认识。

但你说“百千万人才工程”这事重不重要、有没有意义,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大家伙不爱看。

就像对致力于科技宣传的媒体作出嘉奖的法国儒勒·凡尔纳奖,我们拿过好几回。业内说好,观众就喜欢吗?未必。

所以收视率这个概念渐渐引入之后,老一辈电视人因为没有更多办法掌握跟观众沟通的渠道而产生的闭门造车问题就日渐凸显。

在数次改版都不是很成功的情况下,当时人气节目《讲述》的制片人张国飞调来了《走近科学》,他的一些观点我至今都非常认同。

他认为,成功的节目必须首先讲好一个完整的故事,在框架齐备的情况下,还要有相应的矛盾和戏剧冲突等,其次才是讲解科学知识。

老百姓看电影的时候不纠结特效花了多少钱而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